第三届长沙文创十大工匠“金手指”传人初评结果出炉
“金手指”传承工匠精神
长沙晚报讯(记者 尹玮)第三届长沙文创十大工匠“金手指”传人评选初评会昨日在湖南工艺美术馆举行。专家评分靠前的40件作品入围复赛。从9月15日开始,市民可在网上对这40件作品进行投票。
本次“金手指”传人评选是2018长沙媒体艺术节暨“一带一路”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,由长沙市委宣传部主办,长沙市媒体艺术发展中心承办。评选类别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扩增,分为非遗传统手工艺类、民间工艺类、纺织服装类、家居日用类、文化餐饮类和动漫类等。其中家居日用类与文化餐饮类都是今年新设的类别。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龙钢跃认为,文创产业是长沙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支柱产业,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已成为长沙文创产业的标志。“金手指”传人评选活动就是要鼓励青年一代传承并创新传统手工技艺,倡导“工匠精神”,推崇“匠人文化”,加速长沙文化产业的发展。
记者在初评会现场看到,参赛作品除了类别丰富外,在传承、发展两个维度上都有突破。一方面,湘绣、陶瓷、剪纸、菊花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续大放异彩,这些项目都是前两届评选的“得奖大户”;另一方面,新项目、新产品、新工艺层出不穷。以动漫类为例,今年该类别进行拓展后,各类衍生品也可以参赛,而这些衍生品正是动漫行业营收的重头戏,体现出了经济价值。又比如今年1月央视《国家宝藏》播出了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皿方罍后,这件有着传奇历史的青铜器知名度大增,这次评选就出现了皿方罍造型的茶叶罐。这件作品不仅构思巧妙、立意新颖,更为难得的是,它是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,将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巧妙地融为一体。评审会执行主任、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介绍,开发文创产品的关键就是要解决传承、发展的问题,因此评审在打分时,除了考虑参赛作品的艺术、创意价值外,也会将传承、开发价值纳入衡量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