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届“汉语桥”决赛在长打响
文化交流胜过比赛
长沙晚报讯(记者 尹玮)前日,来自五大洲的30位选手齐聚长沙,参加第十七届“汉语桥”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。“汉语桥”在长比赛部分包括8场决赛、1场总决赛。前日下午、晚上分别进行了第1场、第2场决赛的录制,总决赛计划在8月4日录制。节目将从7月30日起,每周一至周四的19时30分在湖南卫视播出。
选手们是7月5日飞抵长沙的,分亚洲、欧洲、美洲与大洋洲、非洲组进行了“过桥”比赛后,又经过复赛筛选,最终产生了参加决赛的30强选手名单。比赛间隙,部分选手还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、橘子洲头、岳麓书院等长沙文化地标。
今年“汉语桥”决赛邀请陈铭、李莎旻子担任主持人,他们分别化身“汉语大课堂”的“班主任”“辅导员”。至于“学生”,自然就是30强选手了,他们要接受答题考验。连续答错2道题的人得接受惩罚——他们要前往闯关区,完成趣味汉语游戏,方能返回答题区。这个趣味汉语游戏是今年新增的环节。来自新西兰的选手董娜就不幸沦落到闯关区,接到用“一边……一边……”造句的任务。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堆凌乱的正方体道具,道具上写有汉字,她要挑选合适的字来完成造句任务。记者看了一眼,正方体每个面的汉字是相同的,还有的道具上竟然写着“游戏”“泡泡”这样现成的词语,可以说为选手省了不少麻烦。最终董娜造的句子是:“一边吃肉,一边看星星。”虽然句子连主语都没有,但相当接地气。董娜说:“虽然我在课堂上有些紧张,也有一些题目听不懂,但是老师和学生都很友好。可以和他们共同探讨、学习中国文化,我非常开心。”德国选手颜成信也很赞同这种观点,他告诉记者:“这不像是一场比赛,而是一个和老师、同学面对面交流中国文化的机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