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细发手里提的茶篓,原来是用来给田间劳作的人送茶送点心的。 长沙晚报通讯员 袁村平 摄
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袁村平
人力打谷机、清秕谷与糠的风车、翻田用的耙、下雨天穿的蓑衣、旧时女子出嫁挑嫁妆的生笼、手工纺车……浏阳市关口街道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一个月来,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。从这些恍若隔世的旧物什里,孩子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,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。
半年开馆 搜集200多件“旧宝贝”
关口街道金桥村的七子樟屋场因附近杨泗庙中的千年古樟而得名,环境优美,民风淳朴,是浏阳市“十佳屋场”之一。关口街道办事处联村干部吴亮说,正是在打造七子樟幸福屋场的过程中,有人提议建个农耕文化博物馆。
“大家都觉得这个创意好,从去年10月份开始,我们就着手搜集,现在大大小小已经有200多件了。”吴亮说,“大部分旧农具和生活用具都没有花钱,很多人听说是拿了放博物馆里,觉得是件好事,就很大方地送给我们了。”吴亮说。
4月23日,博物馆正式“开门纳客”,免费向社会开放。农耕文化博物馆是由村民李细发家的老房子改造而成。退伍老兵李细发不仅无偿捐出了这套空置的老房子,还担任了义务讲解员。
眼界大开 斛桶、生笼等物品多半人不知道
博物馆进门边展厅名为“男耕”,右边展厅为“女织”。犁、耙、笼、斗笠、蓑衣、风车、打谷机等各种沾着泥土气息的农耕器具,经过清洗、修复、上油等工序后,整齐地摆在陈列架上。
“这个叫做斛桶,解放前用来称量谷物的一种量器,最常用的是二斗五升容量的斛桶,4斛桶就是十斗一担。”李细发指着两个深棕色的木桶对记者说。
在斛桶旁有两个木质方形笼子,李细发介绍说,这是生笼,“就是以前嫁女的时候,要担一担生笼走在花轿前面,两只生笼里各装一只鹅(代表大雁),寓意像一对雁一样终生相伴。”李细发告诉记者,在来参观的客人当中,很多人对于风车、犁、耙、蓑衣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在用的东西比较熟悉,但对年代更为久远的斛桶、生笼等物品则多不认识。
畅想未来 建农耕实践体验基地
这个小小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开放一个月来,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。 站在一件件农耕器具、日常用品前,省文明办创建指导处处长张志辉近日感叹:“很感动,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乡下扯草、放牛、踩水车的时光!”
关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将收集更多的展品,丰富馆藏,突出主题。同时依托七子樟农耕文化博物馆,打造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农耕实践体验基地,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来此参观体验。